推广 热搜: 化学  高中  数学  初中  英语  小学 

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尊严

   日期:2024-03-26     来源:www.dazhixue.com    浏览:350    
文章简介:在家,爸爸妈妈要从小就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。如此培育出的孩子,走上社会就可以成为独立的社会人,并具备后生可畏的劲头。

在家,爸爸妈妈要从小就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。如此培育出的孩子,走上社会就可以成为独立的社会人,并具备后生可畏的劲头。

很多爸爸妈妈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,小的孩子有哪些人格呢?其实孩子子也渴望尊重,如何会无人格呢?所以,觉得孩子无人格的爸爸妈妈,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人格,也就困难把孩子教育好。

所谓人格是人能作为权利、义务主体的资格。不尊重人格就不尊重人家的权利和义务,也就是爸爸妈妈需要认识到孩子也有我们的权利和义务。

很多爸爸妈妈常以我们的权威威慑孩子,甚至动之以武,有时让孩子当众出丑。有时稍不随性,就在孩子屁股上烙上我们的手印。

不能否认,爸爸妈妈的愿望是好的,是为了教育孩子成材。但有一个事实你需要了解,你伤害了孩子,让孩子的人格遭到侮辱,孩子对爸爸妈妈失去了尊重和信赖,教育的成效就减少了,如此如何培养孩子呢?

专家们觉得,尊重孩子,同时也是尊重自己。由于只有尊重其他人的人,才能获得其他人对我们的尊重。如此孩子才会尊重爸爸妈妈的人格,在相互尊重中,教育的成效才会明显。

孩子是需要教育的,不经过多年的科学的教育,孩子不可以成人,也不可以成才。然而,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、维护尊严、保证权利的首要条件下进行,才可能培养出人来。对孩子人格的尊重,会使孩子愈加自尊,有了自尊,才可能自强。凡破罐破摔的孩子,第一是失去了自尊,为何失去自尊,由于得不到应有些尊重。

在此,列出某些爸爸妈妈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几种表现,以期引起爸爸妈妈看重。

1.居高临下,指挥所有

爸爸妈妈高高在上,一副威严的面孔,指挥孩子的所有,你需要好好读书,给我考大学;你需要给我上班,不喜欢上也得上,没商量;你的前途,服从我的设计如此指挥,已经把孩子当成一架小机器。

2.溺爱笃深,呵护备至

爱需要理智,溺爱总是走偏。视孩子为掌上明珠。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,吃要高端,穿要名牌。只须求读书,什么活也不需要干,即便孩子该干、能干的事情,也一律由爸爸妈妈包办代替在这种状况下,孩子还能掌握过正常的人的生活吗?做人的尊严被瓜分了。

3.训字当头,不许发言

有些爸爸妈妈误把训当教育,每天训孩子,有事没事训几句。最让人遗憾的是,不允许孩子讲解,更不许提出不认可见,不可以表态:懂了,是,我改。这样的情况下,孩子也没了尊严,没了权利。

4.滥施惩罚,不考虑后果

有些爸爸妈妈不仅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,还滥用惩罚。调查发现,从城市到农村,有8%12%的爸爸妈妈对孩子常常采取打一顿的办法。挨打的孩子,总是开始害怕,过一段时间就被打皮了,更难教育。触及皮肉的结果,可能导致灵魂麻木,或者导致怨恨反抗心理,孩子的人格就会扭曲。

以上列出的几种现象,都是现实日常存在的。爸爸妈妈们是不是知道到,的确有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问题。因此,爸爸妈妈需要认真深思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施教言行,认真想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道理。下面这则案例可以值得我爸爸妈妈们学习。

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很尊重学生的人格。在他看来,尊重人、信赖人是教育人的首要条件。

高尔基工学团创办不久,马卡连柯到监狱去领学员卡拉巴林。

当马卡连柯和监狱长一块替卡拉巴林办理出狱手续时,马卡连柯要卡拉巴林暂时离开办公室。当时,卡拉巴林对此并不理解。

十年后,当卡拉巴林已经是一名人民教师时,马卡连柯才告诉他说:我当时所以叫你走出监狱长的办公室,是为了使你看不见担保你出去的条子。由于这个手续,或许会侮辱你的人格。

卡拉巴林说: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,可是那时,我一个人还不了解什么是人格。这是他对我的首次温暖、人道的接触。

从监狱回来的路上,马卡连柯和卡拉巴林并肩而行,同时跟他谈话,但,所谈的都是关于工学团的事,只字不提监狱的状况和有关他过去的事。

有一次,卡拉巴林询问马卡连柯:请你直爽地告诉我,你相信我吗?

马卡连柯诚恳地回答说:过去的事不必提了我了解你这个人跟我一样的诚实。

马卡连柯还接连两次把带枪取巨款的重任委托给卡拉巴林去办理,这使这位学员深受感动。后来,卡拉巴林终于成了自己老师马卡连柯的得力助手和继承者。

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: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,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遭到教育,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,就是让学生一直体验到我们的尊严感。因此,作为爸爸妈妈必须要尊重孩子的人格,不要把孩子当成我们的私有财产。

把孩子当人,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严,爸爸妈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

第一,清除头脑中的封建爸爸妈妈制余毒,改变我说你听、我打你通那种支配所有、指挥所有的错误观念。孩子需要管教,但又需要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个平等成员。爸爸妈妈与孩子,既有领导关系,又有同志关系。在施教中,要时刻提醒自己听一听孩子的想法。孩子年幼无知,认识可能片面,可能错误。爸爸妈妈知道了,才好有针对性地推行教育。

第二,掌握控制我们的情感、情绪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,天经地义,但决不可信马由僵,走向极端。什么事情,物极必反。面对孩子,爸爸妈妈应有一种自控意识,维持理智,维持清醒的头脑。即便在孩子令自己特别生气的状况下,也要暗示自己;我假如失去控制,教育就会失败。

总之,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,是每一个爸爸妈妈的责任。不论孩子的大小,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,这就是说爸爸妈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,与孩子平等相待,保护孩子的自尊心,用赏析的见地,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。

在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下,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去承担肯定的任务,让孩子拥有自主权、选择权,独立去完成。当预见到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时,成人可先让孩子想方法解决;若完成任务确有困难,成人要采取帮助而不是替代的态度,去帮助解决。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、创造性、不畏困难的精神、健康自我意识等好个性,有着积极有哪些用途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