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化学  高中  数学  初中  英语  小学 

爱莲说原文及翻译

   日期:2024-03-15     来源:www.datazhan.com    浏览:305    
文章简介: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是国内古时候文静理论中一篇关于审美体验的散文。他通过对莲花的细致描写,表达了大家在赏析优美事物时应维持崇敬之心的看法。

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是国内古时候文静理论中一篇关于审美体验的散文。他通过对莲花的细致描写,表达了大家在赏析优美事物时应维持崇敬之心的看法。

爱莲说原文及翻译

【原文】:

《爱莲说》

宋 周敦颐

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晋陶渊明独爱菊。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

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;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。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!

【注解】:

甚:非常,十分。

说:一种议论文的文体,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,也可以借人、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。

之:的。

可爱:值得怜爱。

者:花。

甚:非常,很。

蕃:多。

自:自从。

李唐:指唐朝。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“李唐”。

独:只,仅仅。

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
出:长出。

淤(yū)泥:污泥。

染:沾染(污秽)。

濯(zhuó):洗涤。

清涟(lián):水清而有微波,这里指清水。

妖:漂亮而不端庄。

通:贯通;通透。

直:挺立的样子。

中通外直:(它的茎)内空外直。

不蔓(màn)不枝:不生蔓,不长枝。

香远益清:香气远播,更加使人感到清雅。

益:愈加。

清:清芬。

亭亭净植: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。亭亭:耸立的样子。

植:树立。

可:只能。

亵(xiè):亲近而不庄重。

焉:句末语气词,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‘‘啊’’ ‘‘呀’’,助词。

谓:觉得。

隐逸者:指隐居的人。在封建社会里,有的人不想跟统治者同流合污,就隐居避世。

盛:广。

君子: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。

者:……的人或物。伴随前面的名词而变化。

噫:感叹词,等于目前的"唉"。

菊之爱:对于菊花的喜欢。之:语气助词,的。(一说为“宾语提前的标志”)

鲜(xiǎn):少。

闻:听说。

同予者何人:像我一样的还有哪些人呢?

宜乎众矣:(爱牡丹的)应当有不少人吧。

宜乎:当然(应该)。

宜:当。

众:海量。

【翻译】:

水上、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,值得喜欢的很多。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。从李氏唐朝以来,世人大多喜欢牡丹。我唯独喜欢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,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看上去妖媚。(它的茎)中间贯通外形挺直,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,香气传播愈加清香,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。

我觉得菊花,是花中的隐士;牡丹,是花中的富贵者;莲花,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。唉!对于菊花的喜欢,陶渊明将来就极少听到了。对于莲花的喜欢,像我一样的还有哪些人呢?对于牡丹的喜欢,当然就不少人了!

《爱莲说》的故事背景

北宋熙宁四年,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来南康任南康知军。他清廉正直,平生酷爱莲花。周敦颐来南康后,在知军衙门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,全部种植荷花。每当公余饭后,或独身一人,或邀三五幕僚好友,于池畔赏花品茗。周敦颐凭栏放目,触景生情,爱莲花之洁白,感宦海之混沌,于是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《爱莲说》。

《爱莲说》作者用什么手法描写的

《爱莲说》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,作者借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尚品质,说明自己高洁质朴、豁达正直、庄重清高、特立独行、洁身自爱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、不慕名利富贵的品格,周敦颐看来,莲花象征君子,牡丹象征富贵者,菊花象征隐居避世的人。也表达了自己既不消极避世,也不追求名利富贵的生活态度。

 
标签: 知识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